近年來的技術改造和技術引進,使我國風機行業企業在產品的標準化、系列化、通用化、大型化、高效、節能、低噪聲等方面有了長足進步,呈現了一大批處于國際先進水平的產品,縮短了與興隆國度的差距。但就行業整體而言,一些歷史長、包袱重的國有企業受資金、體制等要素困撓,技術水平較低。同時一些鄉鎮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產品的技術含量也比較低??傮w而言,有相當一部分企業的技術水平仍較興隆國度的同行業廠家有5 10年的差距。據工業普查資料顯現:在用風機處于國際水平的由10年前的幾乎為零上升到13%;處于國內先進水平的由1985年的4%上升到10%,處于國內落后水平的由1985年的58%降落到21%。同時資料顯現我國風機設備效率平均為75%,比國外低10個百分點,系統理論運轉效率僅為30 40%,比興隆國度低15 20個百分點。
風機是用于緊縮、保送氣體的一種機械。主要應用在礦井、公開工程、公開發電廠通風;鍋爐的通風和引風;化工廠高溫腐蝕氣體的排送;車間空調和原子防護設備的通風等方面,用途非常普遍,幾乎觸及國民經濟各個范疇,屬于通用機械范疇。新中國樹立以前,我國風機制造工業幾乎是空白,只需少數幾個大城市有一些修配廠,大部分風機依賴進口。
新中國成立后,風機制造工業獲得疾速展開。在五年計劃期間,先后樹立了一些專業工廠,開端大量消費風機。1958年后,在沈陽、上海、北京、天津、廣州、重慶、武漢等地又陸續興建了一批風機制造廠。
50年代我國風機行業基本上是采用蘇聯產品或按蘇聯圖紙消費。
60年代我國開端自行設計和仿蘇產品的制造,在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機械組的指導下,分工協作、設計新品種、中止定型與標準化工作,同時疾速采取措施以進步現有產質量量,大大地促進了我國風機設計制造技術的進步。
70年代我國自行研制了許多風機產品,分離設計水平不時進步,引進國外風機zhuanli消費技術,消化吸收、試制,使風機產品水平大幅度進步。
80年代,引進國外風機先進技術奏效果,使我國的透平緊縮機和大型通風機跨入世界八十年代先中止列。
進入90年代以來,我國風機行業得到更大的展開,風機行業完成的總產值疾速增長。1999年國度機械工業局系統內61家消費企業不變價工業總產值為26.14億元,出口交貨值17587萬美圓,完成銷售收入25.45億元。風機的產量和技術基本上滿足了國民經濟各部門的需求,有些產品已抵達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。
我國風機行業的產品主要有離心緊縮機、軸流緊縮機、離心鼓風機、羅茨鼓風機、離心通風機、軸流通風機、葉式鼓風機7大類產品及其它一些特殊的風機。目前共有200多個系列、2000多個品種。